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疼痛康复中心不断完善,引领区域康复治疗发展


自2022年7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在我院挂牌以来,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已经运行近一年时间,通过五大中心建设,全面提高中医骨伤科综合实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五大中心之一的疼痛康复中心不断完善,带动引领区域康复治疗发展。

疼痛康复中心团队由望京医院专家团队与多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科研经验的医生组成,致力于研究肢体功能训练和康复技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疼痛康复中心针对患者的康复需求,主要提供康复治疗服务,包括肢体功能障碍、脊柱疾病、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其中,肢体功能训练是疼痛康复中心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康复治疗师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例如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功能性训练、平衡与协调性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达到康复的目的。

疼痛康复中心以德国MTT康复治疗体系为基础,引进多台套康复治疗设备,紧跟现代康复治疗发展趋势,引领地区康复治疗发展。

脊柱三维评定系统:有着快速、非接触和无辐射等特点。可对脊柱侧弯、脊柱后凸、脊柱前凸、脊柱旋转和其他相关临床参数进行高精度计算。利用重建的高分辨率表面和解剖学及病理学知识模型可自动探测解剖学标志(C7、骶骨、浅凹处等)、椎骨位置和旋转。重建的三维脊柱模型可以显示出被检测脊柱和骨盆的完整形状和位置,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测量数据。

盆底肌训练评定系统:通过无侵入人体的传感器,对受试者进行盆底肌的评定和训练,可改善盆底肌肉、韧带松弛;改善盆底肌灵敏程度;预防部分妇科疾病;改善大小便失禁;改善性功能;改善直肠下垂和肛门下坠等。

下肢等速评定训练系统:评定及训练下肢主要肌肉,如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通过等长、等张、等速等方式对下肢肌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等。

反重力跑台:通过空气浮力的方式减轻跑台对下肢各个关节的反作用力。使下肢肌力量差、协调性差、步态不正确的患者改善其步行能力。提高其自信心,以便更好开展康复工作。

多维运动性协调训练系统:通过不稳定平面、八个方向的阻力进行深层肌群的刺激,达到改善运动平衡协调的目的。

MTT治疗体系八件套:允许患者在不同姿势下,针对身体各大肌群进行离心性和向心性收缩。

作为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南阳市骨科医院的疼痛康复中心在肢体功能的训练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同时,疼痛康复中心还积极开展康复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未来,疼痛康复中心会继续努力,为我国康复事业做出新的贡献,为周边百姓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康复服务。进一步深入地与创伤中心、关节中心、运动医学中心、脊柱脊髓中心等四大中心建立更深入地交流和合作。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