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三伏养生正当时——我院三伏贴预约中~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指的就是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2023年三伏天的时间表如下:

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中伏:2023年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所以在这漫长的暑伏时节,养生防病要以防暑、养阳、健脾、祛湿为重点。

隐伏避盛暑 护阳莫贪凉

“三伏天”宜伏不宜动,应减少户外活动,适度降低室内温度,以躲避盛暑的“锋芒”。但也不宜过分贪凉,所谓“春夏养阳”,暑伏养生应注意养护阳气。

 
食养因人异 健脾祛暑湿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

暑伏时节是健脾、养脾、治脾的关键时期。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不吃肥甘油腻之品,少饮酒,以防助热生湿,损伤脾胃。

可适当多食薏苡仁、茯苓、芡实等健脾渗湿之品,赤小豆、荷叶、冬瓜等利水消肿之品,陈皮、山楂、豆蔻等理气开胃之品,以及绿豆、莲子心、苦瓜等清热泻火之品。另外,暑热导致出汗较多,易伤津耗气,故饮食上还可选用乌梅、山药、白扁豆等,以生津止渴。

 
冬病夏治忙 巧用三伏贴

《黄帝内经》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提出“长夏胜冬”之说。冬季阴寒气盛,人体若素有阳虚内寒之证,则易出现一些好发于冬季或于冬季加重的疾病,如哮喘、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关节炎等。而在暑伏时节,虚寒证诱发因素少、症状相对较轻,且自然界阳热气盛,有利于扶正祛邪,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药物最容易从皮肤渗入穴位经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伏贴所用药材主要包括具有温里散寒、温通走窜作用,同时结合临床疾病配伍和加减。

三伏天还可以进行督灸、三伏灸等治疗调理身体。

《黄帝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之中养生最好的时间段。

贴敷时间:

即日起,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南阳市骨科医院)“冬病夏治”开始全面预约!中医传统治疗中心(中医护理门诊)联合疼痛康复中心,多种疾病治疗方案,快预约起来!

贴敷日期:

初伏驱寒: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清养:7月21日—8月09日

末伏化瘀: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固本:8月20日—8月31日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专家